跳到主要內容區
📣 大學部簡介

大學部簡介

一、大學部歷史沿革:本系原名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,2006年更名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,2013年因本校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成臺北市立大學,正式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。本系秉持優良的傳統與學風,不僅肩負國語文師資培育的使命,更致力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,積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語文專業能力,體用兼顧,通專並重。課程設計方面,本系以宏觀視野與多元規劃為基礎,建構具發展性的學程與課程架構,提供學生多種生涯發展的方向,如:一、語文研究;二、語文教學;三、語文創作;四、語文跨領域實務應用等。課程內容涵蓋中國典籍與現代文學的閱讀與詮釋、語言文字學、哲學義理、文學創作、編輯與採訪等應用語文課程,並搭配各類實務應用知識,幫助學生依其興趣與專長進行適性地發展,俾使學生成為優秀的語文專業人才,實踐「百年樹人、作育英才」的教育理念。

二、大學部創立目標: 本系以培育國語文專業人才為目標,針對語言文字、經學思想、文學(古典與現代)、語文教學、臺灣語文領域進行教學,同時因應社會需求,開設相關應用語文課程,陶養深具人文素養之學術通才,以此為基礎,繼續鑽研學術或進入職場。其目標有: (一)培養優秀之語文實務與研究人才 注重中國語文應用技術的訓練,隨時因應現代社會應用語文環境的變遷,提供學生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能,以培養應用語文人才。同時妥適規劃及創造環境加以引導學生用心寫作,注重文學創作人才的培養。 (二)實踐溝通與尊重,參與社會文化活動 注重人際溝通表達技巧,鼓勵參與各項團體活動,瞭解群己關係,強化自律、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情操,進而服務社會、關懷人群,尊重不同族群並積極參與多元文化,增進個人適應多元社會的能力。 (三)陶冶深厚之人文素質及文化涵養 注重文學作品及文化思想的理解與實踐,強化博雅教育思想,培養深厚人文素養,豐富生活內涵,並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。 (四)培養語文教學專業人才、奉獻教育 注重培養教學所需之專業語文知識,以及相關語文教育理論發展,增進語文教學能力,建立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專業素養。同時加強語文之增廣教學、實務訓練,建立典範以利教育工作精進、卓越。 三、大學部發展方向: 本校於2005年度更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,復於2013年合併臺北市立體育學院,改制為臺北市立大學,已由典型師資培育學校轉型而為綜合型大學,融合「師資培育」、「非師資培育」兩大系統,因此本系(大學部、碩士班及博士班)未來培育之學生約有半數成為各級學校語文教師或研究人員,半數將進入民間工商文教機構服務;本校位於臺北都會區核心,交通便捷且學術資源豐沛,為因應未來發展趨勢,彙整語言、文學及思想領域專家學者見解,提升本系所教學及學術研究之水準和能見度,將是本系未來數年之重要發展事項。 本系未來在追求發展的過程,將衡酌各類利基與臺北都會區的需求,建立或調整教學專業內涵與制度。未來系務發展方向為: (一)因應未來社會多樣需求。本系將建構多元的課程內涵,除持續原有的國語文能力的優勢基礎,對於華語文教學、臺灣多元語文、外國語文及應用語文等學習亦將逐漸加強,以提升學生整體競爭能力。本系已規劃設置「華語文碩士學位學程」,基於資源充分利用,將在課程安排、師資支援、學術互動等方面發揮跨學系合作力量。 (二)多元能力的培養與精進。本系除培養師資外,也強調語文應用、兒童文學創作、本土多元語文的研究,以有效促使學生多元方向之發展。本系據以修訂之課程,以一般中文能力及語文教學兩主軸為規劃方向,發展學生多元能力,加強學生就業與進修競爭能力之需求。 (三)有效整合跨領域學科知識學習。本系擬建立跨學系課程,未來以發展「第二專長學程」為重點,一則能進一步突顯本系語文核心特色,一則當有助於學生之多元性與系統性之栽培,在相關整合之課程建構下,開啟新時代的國語文研究內涵。本系未來擬朝多元發展,借凝聚各種傑出人才,為新的國語文工作厚植基礎,展現國語文多元之活力與希望。 (四)建立終身服務性社會的概念。本系重視實踐精神,鼓勵並輔導學生投入各地學校進行語文輔導與支援服務,分享資源與互助合作,完善學習資源與文化環境,全方位的訓練以滿足人才的培訓,並促進人文教育蓬勃發展。